作为国内主要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以下简称“EMMS”)提供商,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驰科技”)多年来坚持促进主营业务“军民两翼”协同发展,并规划了“夯实基础”“快速爬坡”“全面发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伴随着公司在2024年顺利在A股科创板上市,佳驰科技进入到“全面发展”的战略发展阶段。
近期,佳驰科技有关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相关议案在股东大会上被审议并高票通过,这被认为是公司在新阶段“绑定”核心骨干人才并推动自身稳步向好发展的积极举措。公司总经理陈良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和相关制度,形成长期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尤其是核心骨干们的积极性,促进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佳驰科技是一家典型的科创型企业,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凭借在EMMS行业的创新成果,公司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成果奖项。
“由于EMMS领域的特殊性,它的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公司坚持以技术为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成立初期,以邓龙江院士、谢建良教授、梁迪飞教授为代表的创始人团队及技术人员们时常为了研究工作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甚至春节期间也不休息。正是研发工作者一次次的实验和创新突破,才为公司的一步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石。”陈良说。
从主营业务来看,佳驰科技围绕EMMS产业发展的产品主流和技术前沿,坚持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为我国国防安全及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据悉,公司研制的电磁功能材料等相关产品已批量应用于我国第四代、第五代战机等重大重点型号工程。同时,在民用电子信息领域,公司的电磁兼容材料产品也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电子产品中推广应用。
“佳驰科技的EMMS产品在低频超宽带、多频谱兼容、薄型轻量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特色。公司不信奉‘拿来主义’,而是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积淀来进行研发和突破,从‘根技术研究’开始建立壁垒,最终凭借技术领先来获取较好的利润优势。”陈良说。
资料显示,佳驰科技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7亿元和5.17亿元。目前,公司已经建成国内最大的隐身功能涂层材料生产基地,募投项目“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也已进入调试和收尾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将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并有利于公司加速构建EMMS领域国内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测试检验能力等核心能力链。
锚定持续增长目标
今年上半年,佳驰科技发布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核心骨干等共计62人,根据最新公告,此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27.86元/股。同时,此次激励计划设立业绩考核目标,2025年至2027年对应的年度营业收入目标值分别为11亿元、13.7亿元和16亿元,彰显了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陈良看来,佳驰科技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人才对于公司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公司发展离不开人才,以前靠的是‘引进人才’,现在已经开始‘培养人才’。公司希望通过股权激励,形成持续、稳定的激励机制,并以此吸引人才、促进公司和员工长期共同成长,为国防事业持续发力。”
目前,佳驰科技的隐身功能涂层、结构件等批量产品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同时,公司还布局了包括“电波暗室总体设计集成及关键吸波材料”在内的三大新产品方向,新产品处于研制布局阶段,进展顺利。此外,公司在今年已中标多个暗室总体集成建设项目。展望未来,“军民两翼”协同发展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需求增量。
据悉,电波暗室是军用高端武器装备、民用高密度集成电子信息产品测试的重要能力手段之一,在民用方面,如电磁兼容、OTA(Over The Air)测试系统,是未来新能源智能汽车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的必要基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电磁兼容材料行业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统计,全球电磁兼容材料市场规模在2020年约为68亿美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2亿美元。
据陈良介绍,佳驰科技在军用、民用技术之间有着较好的交互融合,在产品技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同时,也将造福于民。公司要做隐身材料技术的“引领者”,也要做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的“颠覆者”。未来,公司将从军、民两个方面持续推动我国EMMS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突破。
恒正网配资-配资网大全-低息配资开户-网络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